美國眾議院、提出報告,建議行政部門,共臺灣駐美國代表處,改做臺灣代表處,來證明臺美關係。毋過臺灣、目前只有佇所馬利蘭的代表處,叫臺灣代表處,其他所在大部分攏是"臺北代表處"。就有學者表示:若是想欲改名,也是愛看中國的面色。
我國和非洲國家索馬利蘭8月互設代表處,並且以台灣為名開館,這也成為我國現在駐外唯一的台灣代表處,美國眾議院"中國工作小組"近期報告,也建議行政部門,應該要將我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來反映台美關係,也引起駐處更名討論。
面對中國打壓,我國上百外館的名稱都不相同,幾乎都以"台北"為代表,目前只有15個邦交國,使用中華民國大使館,其餘像是美日都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又或者是"台北代表處"或""台北貿易辦事處",2017年開始,包括巴林,巴紐,杜拜等,有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的7個非邦交國駐處,更被中國打壓要求更名,現在台灣駐外館處如果要更名,學者分析還是要看駐在國面對中國的態度。
黃介正分析,現在美中對抗,更名台灣也是一個議題,不過難度還是很高。而現在台美關係升溫,2017年關閉的駐關島辦事處,在今年復設,要在10月10號國慶揭牌,目前正緊鑼密鼓修繕館舍,處長陳盈連日前已經透過視訊拜會關島總督葛瑞羅,葛瑞羅也對對台灣復館表示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