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疫,教育部規定陸生2月9號才能入境來台,而且要先集中管理14天。其他從中港澳入境的台灣民眾及外籍人士,僅被要求「自我健康」觀察14天,陸生質疑用國籍「一刀切」是差別待遇。而中山、成功等大學,已宣布延後到二月底、三月初開學,有沒有必要統一延後?教育部下週將開會討論。
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政策,中山大學已預備兩棟宿舍,供陸生2月9號後回台,有獨立的房間進行14天集中監測管理。但有陸生和超過百名學者連署呼籲教育部,檢討這樣的作為,因為病毒不分國籍。以現況來說,只要從中港澳入境,感染風險都是相似的。境外生權益小組代表阿草說:「現在就是一刀切,就是所有陸生都要求被集中監測管理。大家集中住在宿舍,還有一些公共活動,例如大家要一起洗衣服。那,那個東西怎麼處理?還有大家社群支持上的需求,學校這些相關配套,他的具體方案通通沒有公布。」
境外生權益小組也擔心,集中隔離反而招來同樓層交叉感染的反效果。也有目前位在家鄉山東省的世新大學研究生表示,集中隔離可能會因為獨立宿舍不足,陸生必須分批、延後來台,而影響到受教權。熊同學表示,「就有些私校陸生非常多,分批的話,真的不知道排到哪裡。像政大一個同學,算了一下,他輪到可能已經半學期都過了,他都直接可以辦休學了。而且我也聽過一些案例,就是因為他身分是大陸人,但是他假期根本沒回過大陸,只是去外面玩就入不了境。」
不少學校原定2月17號開學,不過中山、成大、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等校,宣布延到3月2號。高雄師範大學則宣布港澳陸生延後六周到3月30號,嘉義大學也公告若無法返校,可延後六周註冊。教育部已經釋出公文,將在2月3號周一開會研擬統一步調延後的可能性。至於集中隔離爭議,截稿前教育部尚未回應。
來台須「集中監測管理」 陸生批差別待遇
黃怡菁 郭俊麟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