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歷史建物增7處 異地保存構想引反彈

社子島開發案,北市府為了避免日後動工,引發文資爭議,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進行最終表決,選出包含「溪洲底王宅」在內等共7處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物,必須妥善保存。然而,保存方式,文化局提出異地保存的構想,卻惹來當地住戶反彈。

三合院的樑柱、橫梁通通都是用福杉搭建而成,充滿古色古香,這座有140年歷史的「溪洲底王宅」就位在社子島,28號獲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表決,將登錄為歷史建物。這次委員會從當地20處具文資潛力的建物,除了選出溪洲底王宅,還包括下溪砂尾陳家祖厝、頂溪砂尾陳宅、溪洲底郭宅等,總共7處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物,必須妥善保存,不過,屋主王大哥心情卻是百感交集。

溪洲底王宅屋主王楊正坦言,「大家都搬走了,留我們也沒有用,都住在這邊了,還要搬去集中在一起,可能嗎?」

社子島開發案多年來,部份當地住戶不滿政府推動都市開發,進而強收土地,北市府為了避免日後動工,引發文資爭議, 2016年已經公告登錄5處歷史建物,今年又新增7處,社子島目前總共有12處的歷史建物,住戶對於歷史建物保留,形成兩派聲音。

台北市福安里長謝文加表示。「文資會議喔,我們兩個里長都沒有收到通知,我們哪裡違建?我們地價稅、房屋稅,該盡的義務都盡了。」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楊明照則指出,「我們文資保存,是大家都應該做的事情,集合起來是比較符合的。」


至於該如何保存這些歷史建物,北市府考量採原地保存,或是異地保存,集中管理,卻惹來部份住戶極大反彈。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說明,「
如果保存7棟,全部要移置的話,大概也要差不多0.5公頃(土地)。(社子島)中央的部分,有一個中央公園,它的面積非常大,就有可能在那一帶。」

有部份民眾質疑,北市府曾做過調查,高達40%居民贊成維持現狀,只有3.66%支持開發,政府卻無視里民心聲,也讓支持派與反對派至今無法取得共識,社子島要如何兼顧開發與文化保存,市府還在設法研擬規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