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受到中國鮑傾銷衝擊,造成台灣養殖戶生計大受影響,經過評估後,經濟部拍板每年11月1日到隔年3月31日,將禁止輸入中國產的冷藏鮑魚。
新鮮肥嫩活力十足的貢寮鮑,不需要過多調味就能吃到鮮甜味,但近年來因受到中國鮑傾銷影響,一度滯銷拉警報。經各方評估,確實對相關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經濟部拍板定案,每年11月到隔年3月停止輸入中國產的冷藏鮑魚。
新北市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長汪昭華表示,「就我們分析來看,的確是中國鮑魚進口數量是最多,停止輸入中國冷藏鮑,對於我們新北市貢寮鮑魚產業的確有保護作用。」
貢寮鮑也就是九孔鮑、主要的產地在東北角,產季約在中秋節到隔年清明節前,每年可產30萬公斤,佔國內生產量9成,但這幾年中國福建鮑魚產量逐年提升,進口到台灣的數量也跟著成長。根據關務署統計,光是去年,進口中國冷藏冷凍鮑魚含九孔及鮑魚罐頭,就超過180萬公斤,壓縮到國內產銷空間。
新北市鮑魚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吳勝福表示,「冷凍鮑的部分一直在反映的是說,因為受到WTO的關稅問題是不能禁的,現在大陸鮑的衝擊,以後變成說不管什麼時候我們價錢始終抬不上去,我們根本沒有高低差來緩衝我們的利潤。」
業者認為,以大陸冷凍鮑一年進口到台灣平均100多萬公斤來看,還是比台灣年產量30萬公斤多出非常多。因此建議政府也能採取進口總量管制調整輸入的時間,以保障養殖業者的生計。
經部拍板 每年11月至翌年3/31禁中國鮑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