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每週六下午三點播出的「驚奇VR生態館」節目,是透過VR實境體驗,讓大家重視環境生態 ,這週主題來看到海龜,小琉球是全台海龜最多的地方,海龜讓小琉球變成觀光勝地,卻也因環境問題造成生態失衡,就有一群熱愛海龜的人發起「海龜點點名」社團,透過公民科學的力量,一起守護海龜。
生態工作者朱雲瑋老師提到,「泡在海水裡面會長出藤壺、會長出藻類,可以想到牠的手又....」
海龜搔癢,透過VR畫面看得清清楚楚,好療癒。全世界海龜有 7 種,在台灣就可以看到5種,其中又以小琉球密度最高。
生態工作者朱雲瑋老師說,「透過空拍影片,我們看到這上面的小黑點全部都是海龜。」
海龜是無國界的旅人,隨著洋流到處旅行,其實小琉球原本只是海龜的覓食場,但透過調查發現,有越來越多海龜愛上小琉球,定居在這裡。
朱雲瑋強調,「各位到小琉球去玩的時候,千萬不要,怎麼樣,碰觸、不要騷擾,因為牠們都是屬於保育類,受到保護的。」
不過我們並沒有好好善待這群海洋嬌客,海龜讓小琉球成為觀光勝地,但遊客隨意觸碰海龜,還有製造大量垃圾,讓他們面臨生存危機。
不過我們並沒有好好善待這群海洋嬌客,海龜讓小琉球成為觀光勝地,但遊客隨意觸碰海龜,還有製造大量垃圾,讓他們面臨生存危機。
「海龜點點名」發起者馮加伶表示,「這個影片是『海龜點點名』 蘇淮拍到的,他就很好奇去拿,(所以他去把它抽起來喔?),所以你可以看到,塑膠物跟牠的排泄物就一起,研究人員就發現,每一隻海龜身體裡面都有塑膠袋或是魚線,多多少少都有。」
海龜視力不好,很容易把塑膠袋看成水母吃下肚,根據統計,台灣一年約有 200 隻海龜擱淺,9 成以上就是誤食導致無法正常活動,其中又有 8 成以上的海龜會因此死亡。於是去年小琉球就成立「海龜點點名」活動,守護海龜。
海龜視力不好,很容易把塑膠袋看成水母吃下肚,根據統計,台灣一年約有 200 隻海龜擱淺,9 成以上就是誤食導致無法正常活動,其中又有 8 成以上的海龜會因此死亡。於是去年小琉球就成立「海龜點點名」活動,守護海龜。
「海龜點點名」發起者馮加伶說,「現在在台灣研究海龜就是一些研究單位而已,其實有很多人很喜歡海龜,或是想要更了解海龜,但是沒有機會;所以我們就想要利用公民科學家的方式,找大家一起,有拍到海龜就可以在海龜點點名社團回報,鼓勵大家參與、大家一起來。」
其實海龜側臉的鱗片每隻都長得不一樣,來到小琉球看海龜什麼都不要留下,只要拍照上傳,從去年成立的「海龜點點名」得到熱烈回響,希望在這股公民科學力量下,建立台灣海龜分布圖,一起守護海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