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不僅可用藥物控制,還可開刀治療。國內醫師引進歐洲醫學創新療法,如果服用三種以上降血壓藥物,仍無法控制的頑固型高血壓,採用導管介入手術。
63歲的李林太太,有心律不整及高血壓病史,還曾經小中風兩次,雖然曾服用降血壓藥,但血壓狀況仍然不穩定,而且引發嚴重暈眩副作用,幸好她後來接受高血壓導管手術後,血壓才終於獲得控制。
馬偕心臟內科醫師李應湘表示,過去高血壓都是使用藥物治療,但若遇到頑固型高血壓,就是服用3種以上降血壓藥物,血壓仍不能控制者,就可採用創新療法,以導管介入手術方式,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控制血壓效果。
此外醫師也提醒,血壓若控制不好,不僅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歐洲最新研究還發現,血壓越高,腦部病變體積也越大,最後可能引發阿茲海默症,俗稱失智症,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說,「全世界失智症八成都跟微小血管的堵塞有關係,而微小血管堵塞的發生跟血壓控制不好是有最直接的關係。」
根據統計,國內約有460萬名高血壓患者,因此醫師建議高血壓患者,三餐飲食要控制鹽分,避免酗酒、抽菸,平時保持適當運動,才能有效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