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難外銷 「台農發」遭批與農爭利

香蕉價跌,有農民將矛頭指向政府扶植成立的「台農發公司」,也批評不知道要如何接觸台農發的外銷管道。台農發是政府扶植的公司,在前年底成立,任務是擴張農產品的出口市場,針對外界質疑,台農發回應,要敲開市場,等時機成熟再整合小農。


工作人員忙著將香蕉裝櫃,簡稱台農發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去年利用長途海運保鮮技術,首次外銷香蕉到中東杜拜,不過最近香蕉盛產、價跌,有農民把矛頭指向台農發與農民爭利,而且農民難以接觸台農發的外銷管道,旗山蕉場大盤商吳冠毅說,「台農發確實有沒有在農業方面幫助到農民什麼,目前各方面聽起來是完全沒有。」

台農發辦公室隱身在台北市松江路的商辦大樓,在2016年底由政府扶植成立,資本額10億元,任務是「農產品進出口」、「技術輸出」等,目前有香蕉外銷中東,也有鳳梨釋迦出口到馬來西亞,面對外界質疑,台農發澄清,策略上本來就會先負責敲開市場,等待時機成熟,就會整合小農加入外銷的行列,「(外銷)大型的日本商社,他一定是用國際級檢驗標準來看,我們的策略是先把市場打開,確立檢驗標準,回頭來輔導小農。」

與農民排排坐,台農發經理14號南下屏東督軍,與蕉農搏感情,至於何時才能穩定海外訂單,回頭幫助小農,將外銷市場經驗,帶回台灣?台農發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表示必須由政府創立具規模的包裝集貨中心等配套完成,各地農產品有地點進行產銷,才有機會順利出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