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遊具年齡標示浮動 家長困惑

家長帶小朋友,到附近的公園遊玩,要特別注意年齡使用標示。因為台北市,一名3歲男童,不小心從公園的遊樂設施摔下來,導致鎖骨骨折。母親詢問相關單位,遊樂設施有沒有安全疑慮時,卻得到「這有標示給6-12歲兒童使用」的回應。結果這個星期,該公園改標示給2-12歲兒童使用,讓家長疑惑,到底差在哪?小小孩又能去哪玩?

溜滑梯、搖搖馬,小朋友在公園裡遊玩,只不過家長,要特別注意遊具的年齡標示,因為一名3歲男童千千,不小心從設施的扶手空隙摔下來、造成鎖骨骨折,媽媽詢問公園處後才知道,設施是給6到12歲孩子玩的,讓她疑惑,那小小朋友該去哪玩?

靖娟基金會調查,每週去公園玩兩次以上的族群,高達七成一是2-6歲兒童,顯示他們是公園的高度使用者。但抽查台北市150多個公園遊樂場,卻只有9%,適用2-6歲兒童。

而個案發生的公園,22號還標示「6-12歲」適用,30號已改成「2-12歲」,靖娟基金會質疑,公園有低齡遊戲設施,為何相關單位不在一開始就標示清楚。

公園處回應,6-12歲的舊有標示,已經陸續更換。對於同一個公園遊樂場,有部分適用5-12歲、較大年齡兒童的遊具,也會另行標示,預計4月底更換完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