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將推動的「全民綠能屋頂」方案,經濟部原本建議說,一個案子必須要整合5千戶,才能到5萬瓩的經濟規模,但一度被質疑說「門檻太高」。但目前已經確定放寬,最小規模為50戶。這讓有意加入「示範階段」的縣市認為,降低整合難度,更能加快腳步進行。
中科的廠房頂樓鋪設了大面積的太陽能板,台中市從去年開始鼓勵工廠和民眾,在屋頂種電,行政院也推動「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要採政府零補助、民眾零出資的方式,技術資金都由廠商負責,出借屋頂種電的民眾還能拿到回饋金,不少人都表示願意配合。
不過原本經濟部能源局認為,一般住家屋頂面積不大,估計需要5千戶屋頂,才能達到5萬瓩的經濟規模,營運商才有利潤,但5千戶整合相當困難,最後決定大幅降低門檻,將把開發案分成大、中、小三種規模,最小規模只要50戶,台中市政府認為仍須要努力整合。
台中市經發局長呂曜志表示,此波政策針對住宅與服務業部門,例如百貨公司或商圈,雖然範圍大戶數卻分散,因此特別著重整合。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長陳崇憲表示,過去綠能屋頂主要運用於縣市政府建物,此次政策將推廣至民眾的住屋屋頂,按照地方型態分成大中小三個不同的級距。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未來營運商需撥10%回饋給屋頂所有權人,以30坪屋頂計算,1年可拿回饋金約8000元,縣市政府也能獲得3%回饋,原本預計讓三個縣市先行示範,但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屏東等五縣市都參與意願強,最快3月中公布名單,8月能完工啟用。
邱植培 彭煥羣 台中報導
「全民綠能屋頂」方案 最小規模放寬為50戶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