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堂"課輔失原意 政策平台提案取消

國高中學生,通常在下午4點過後,會上第八節的課後輔導。但有民眾認為,現在的第八節課,已經失去原本希望讓學生,進行補救教學、加深加廣的意義,因此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取消。不過,教育部今天回應,偏鄉或經濟弱勢學生,還是有課輔需求,不會全面禁辦,但會要求學校,尊重每位學生的參與意願。 抓緊下課時間,好好和同學聊聊天、玩些遊戲,因為接下來,除了一般正課,還有第八節的課輔。 ==國中學生 許同學== 第八節課還要上主科 會很想睡覺 上第八堂課 不如我們 把時間拿來 花在別的東西上面 ==國中學生 張同學== (你覺得它有存在的必要嗎) 有啊 不然課上不完 一個禮拜四天第八節 然後都是上主科 國英數理 第八節課有沒有需要,學生們見解不同。但有民眾認為,第八節課原本是要讓學習「加深、加廣」或以「複習」為主, 卻有部分學校拿來上新課程,或強迫學生參與,都失去了原本的「輔導」意義,因此在國發會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建議取消。 ==國教署組長 韓春樹== 這個措施 其實對偏鄉 還有對學習弱勢 還有對特別環境的(學生) 其實是有幫助的 一定要經過學生或家長的同意 我想這個一定是這樣 而且我們也要求不能上新的進度 ==台北市中正國中校長 余國珍== 大部分都是偏重在補救教學 或是課業的一個輔導 那從(下午)4點到6點 這兩小時的空檔 校外生活的部分 (安全)更是要特加小心 全教總認為,無論要不要上第八節課輔,都得充分徵詢學生和家長意見,校方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參與意願,以及各班需求,來規劃課程,而重點在於,不能教新進度,才不會影響到沒參加學生的權益。 記者 曹晏郡 沈志明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