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預算逐年降 今年平均每人僅22元

國內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到底資源夠嗎?下午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有民間團體質疑,政府放在心理衛生的預算逐年降低,平均每人只有22元,要求增加預算,制定國家級的防治計畫。 3年前,鄭捷在台北捷運車廂內隨機殺人,造成4人死亡、22人受傷;無獨有偶,去年台北市內湖區,又發生王景玉隨機砍殺3歲女童「小燈泡」,有精神科醫師認為,這些隨機殺人的兇嫌,大多有情緒不穩的精神疾病,當壓力大時,就可能採取殺傷性方式宣洩,因此建議政府在每個校園、設置心理諮商師,才能及時輔導幫助、有心理困擾的學童。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醫師 葉啟斌== 50%的這些精神疾病 大概從青少年左右 就已經開始發生了 更早可能到國小的時候 就已經隱藏了危機 所以是不是有機會 在國小的時候 在幼稚園的時候 我們就有機會評估他們 不僅心理衛生專業人員不足,民間團體也質疑,近年來衛福部的心理衛生預算逐年降低,今年平均每人只有22元,比中低收入國家南非、史瓦濟蘭的每人2塊美金經費還不如,因此呼籲總統蔡英文、要兌現選前承諾,增加經費,並制定國家級的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計畫,才能預防勝於治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葉雅馨== 平均每位國民的心理健康經費 不應該連三角飯糰都買不起吧 ==衛福部心口司長 諶立中== 今年為止我們的預算 大概就是5億多 明年107年 我們已經申請了 增加3.2億 對此衛福部強調,已積極爭取明年度預算,也會從醫療、社會、心理等各層面,強化社會安全網,例如增加社區關懷員人力,以及要求衛生所設置心理諮商門診,落實社區心理衛生服務。 記者 賴淑敏 邱福財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