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忠孝西路、台北火車站旁的台北西站,已經有62年歷史,金馬號、金龍號到國光號,都是從這裡發車,如今, 隨著市府打造西區門戶計畫,台北西站也走入歷史,帶您一起來回顧! 等車的長椅、月台、買票窗口,如今都看來有點落寞,但其實民國43年興建的西站,曾經跟台北車站,並列台北交通樞紐,逢年過節,搭車人潮擠得水洩不通,為了容納車跟人,在55年第一次擴建。 新出廠的金馬號,開進台北西站的扇形月台,當時能在這裡搭上坐臥兩用、還配備電冰箱的金馬號,可比火車還要舒服,之後還有第一代冷氣車金龍號,也是從西站發車,而高速公路通車,更創造西站的另一個高峰。 從高處鳥瞰西站當時的扇形月台,停滿一輛輛國光號,而站內逢年過節,同樣是人山人海。這些榮景,在高鐵通車後全然改變,西站的興衰,宛如台灣的交通發展史,而到如今,已經面臨拆除的命運。 不只B棟要拆,2005年配合花博新蓋的A棟也要拆,未來將從忠孝西路延伸公車道,也新增南北兩處候車亭,至於西站拆除的地點,則變身公園綠地 而十一月起,隨著這棟歷經一甲子的建築物消失,也意味部分的台北記憶,以及台灣交通發展歷史,也將跟著說再見。 林珍汝 張智龍 台北報導
打造西區門戶 一甲子台北西站走入歷史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