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風靡全台,也造成了許多社會亂象,這個月底學校就要開學了,學生可不可以在校園抓寶?教育部決定順勢而為。 人人低頭玩手機,只要有寶可夢出現的地方,就會引來民眾聚集,有些學校甚至被設為,寶可夢的補給站或道館,而面對這波難以抵擋的手遊趨勢,教育部決定要順勢而為。 ==教育部次長 蔡清華== 這個新的手機的遊戲 其實它有可能是跟我們的課程 去做一些結合的 我想老師的教學創意是無窮的 我們不希望用行政上面 來干預老師教學創意的 發展的一個可能性 教育部認為,手機遊戲是科技新趨勢,未來不會禁止學生們攜帶手機,反而提倡學校可將手機遊戲融入在教學中,以精靈寶可夢為例,遊戲中玩家走得里程數越多,就能孵出更多怪物,拿到更多寶貝球和藥水,不但遊戲經驗值提升,也能達成運動的目的,如果將寶可夢融入歷史、經濟,翻轉乏味的上課模式,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過也有家長擔心這會影響學生視力。 ==家長== 融入教學當中是 會引發說小孩子喜歡 問題是手機這麼小一個 相對地 對視力也是會造成影響 ==公民老師 黃益中== 補給站的概念可以結合 古蹟重要的地標 甚至學生可以討論說 為什麼這個古蹟 它沒有補給站 怎麼樣在最短的時間內 可以抓到最多的口袋怪獸 這也是一種成本效益的分析 所以學生可以討論 黃益中表示,很多家長在不了解手遊的情況下就強力反對,將一知半解的認知加諸在學生身上,不過科技趨勢銳不可檔,建議家長不如多花一點時間了解手遊,陪著孩子去探索,接受這多元的科技變化。 記者朱芷儀 郭俊麟 吳其昌 台北報導
熱潮擋不住 教部決定開放校園"抓寶"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