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於宜蘭農村的畫家黃銘哲,以鄉土寫實風格受到矚目,在拍賣市場備受肯定,也創作立體裝置,但近年來,他拋棄所有的束縛,想畫出內心世界。 偌大的工作室,顏料、畫筆整齊排列,一大面牆的巨大畫作,隨著升降機關控制,畫家黃銘哲笑笑的說,以前老站在梯子上作畫,摔怕了,所以他發揮實驗的精神,打造了讓所有畫家都稱羨的工作室。 站在平台上,黃銘哲拿著顏料,一層又一層的在畫布上堆疊出他內心的想像,濃烈的色彩,是他情緒的出口,畫作中大量鮮艷的紅色,他說,誰說內心抑鬱就一定得用灰色來表現。 ==畫家 黃銘哲== 也許那是在偽裝包裝自己 我受的傷 不是用繃帶在綁 我是用彩色的繃帶 年少時黃銘哲就展現了繪畫的天份,但在台灣卻無緣進入學院習畫,後來出國進修,再回到台灣,他的寫實技巧,令人讚嘆,1982年創作的傳人,在1993年的富士比,就以200萬高價賣出,之後在拍賣市場上,畫價也屢創新高,但他卻急欲突破,想徹底拋棄具像寫實畫風,還有種種所謂學院派的束縛。 ==畫家 黃銘哲== 我進不了科班 我後來研究學院的東西 我覺得比學院更學院 可是我現在徹底 把那些全部丟掉 我覺得那都是垃圾 一個藝術家可以 把那些丟掉就成功了 不然那是一種毒 對你的創作沒有幫助 為了將心中許多的符號、造型抽離,做成立體作品,黃銘哲求助無門後,組了個團隊設立鐵工廠自己設計自己做,雙北市的街頭不少亮眼有趣的公共藝術,都是他的創作,他也比喻自己像是古代俠客或日本武士,每天都在跟自己的畫決鬥,勝負乃是日常。 ==畫家 黃銘哲== 有時候還是會被打敗 一張畫布反彈回來的力量 是很強的 每一張作品都是經過一番戰鬥 有時候愈戰鬥愈糟糕 有時候會把一張畫毀了 其實那是很自然的現象 我覺得一個藝術家 應該有這種勇氣 毀了就毀了 藝術家應該處於 永遠的戰鬥狀態 畫室就是他的戰場,有些畫對戰了十多年,彼此還在觀望中,黃銘哲說,這些畫永遠都沒有完成的一天,因為人的心一直在變,畫也就跟著變。 ==畫家 黃銘哲== 除非它到展覽的前一夕 拿出去了 有人收藏了 那才是真正的完成 假如沒有被收藏的畫拿回來 我還是繼續在畫 所以說永遠沒有停止 黃銘哲說,創作的過程雖然痛苦折磨,但他卻很享受,是一種旁人無法體會苦澀的美感,藝術家要走的長遠,靠的是夠大的勇氣和堅持。 ==畫家 黃銘哲== 藝術家除了堅持堅持再堅持 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 可以讓你達到巔峰 就只有堅持 你不能愧對這個時代 因為這個時代 既然讓你當藝術家 你一定要留下好畫 黃銘哲說,早上他出門運動,順道在市場買菜,總有人認為他是油漆工,會問他什麼時候退休,他說,當藝術家是沒有退休的一天。 記者 陳姝君 陳立峰 宜蘭報導
鄉土寫實風格 黃銘哲畫出內心世界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