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柔珠洗面乳 塑膠微粒汙染河川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
我們平常洗臉會用到包括了去角質,標榜深層清潔的洗面乳,根據民間團體調查發現,竟然有七成含有塑膠微粒,而這些微粒會直接排入河川,更可能沾染毒化物,透過食物鏈再進入人體。
洗面乳廣告標榜有「柔珠」,可清除黑頭粉刺,還有洗面乳強調有「雙珠」可達到深層清潔,不過看守台灣協會調查市售類似洗面乳、或標示去角質、磨砂效果等相關產品,發現70%都有塑膠微粒,大多是聚乙烯PE的塑膠材質,粒徑小於1毫米,這些物質沒回收直接排入河川、汙染環境。
==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孫瑋孜==
吸附一些環境中的有機汙染物
那PE是吸附能力最強的
汙水處理廠
是完全沒有辦法處理的
只要使用它
它就會直接流入河川大海裡面
協會批評,一樣是塑膠材質,但洗面乳瓶身是公告應回收項目、不能亂丟,但體積可達瓶身四分之一的微粒,對環境危害更深遠、卻放任不管。環保署表示,會評估怎麼管制,在禁用令還沒出爐前,只能先柔性勸導業者、使用其他材質代替。
==環保署廢管處長 吳盛忠==
業者能夠自主
因為有些天然的可以取代
核桃或是一些有
可以分解的這些東西
應該優先來使用
環保署表示,美國加州政府已經評估在2020年前禁用,只要對環境更友善並完成國內調查,台灣也會跟進,而看守台灣強調,容易吸附有害物質的塑膠微粒,在國外研究都證實會被浮游生物、貝類吃進去,這也宣告著這些有害微粒最後,很很大的機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記者 林靜梅 陳立峰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