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今年九月開始,就要實施大學教授彈性薪資制度,為的就是希望留住優秀的教授,因為過去幾年,雖然沒有正式統計,有多少教授被挖角到對岸,可是越來越多學者、不想留在台灣任教、卻是個事實,兩岸高教爭奪戰系列報導,帶您去了解,這些學者們真正的想法。 霍德明,曾在台灣教了16年的書,4年前卻決定拋下原有的一切,帶著妻小移居北京,理由很簡單,因為他想親自見證改寫中的中國近代史。 巫和懋和朱家祥,也在2006年辭掉台大教職來到北大任教,三位來自台灣的重量級教授,如今已是林毅夫所主持的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最重量級的學者。 不只中國,台灣教授也很受香港大學的青睞。 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環境堪稱一流,而且當時擔任助理教授的月薪就有5萬4千塊港幣,將近台幣22萬,加上離台灣又近,評估之後,宗福季選擇到香港科大教書。 教學和研究的資源充足,校方還提供可以住到退休的宿舍,能在地狹人稠房價高的香港,擁有這間無敵海景,至少60坪大的公寓,宗福季一家人都很滿意。 六年後,宗福季晉升副教授,比照美國制度取得終身教職,接著才40多歲的他,已是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系的系主任,這樣的經歷,在台灣幾乎不可能發生。 什麼時候這些優秀的學者,才能回台貢獻所學,還是未知數,而眼前的問題是,從北京到香港,紛紛以重金禮聘與完善研究環境來向台灣教授招手時,台灣又有什麼誘因留得住人才? 林曉慧 沈志明 北京 香港報導
台灣教授受歡迎 中港挖角動作頻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