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6)日苗栗縣有客運業者發生勞資糾紛,司機集體罷工停駛的事件,而彰化近日也有公車路線抽班、停駛狀況,主要是司機缺工潮加劇所致。縣府說受影響路線皆為公路客運,會爭取補助提高司機待遇。學者認為可以規劃提供客製化服務、提高私人運具持有成本,才能跳脫目前的惡性循環。
民眾排隊等候搭車,彰化縣這一週有許多公車路線停駛,受影響的通勤族感到相當不便。
搭車民眾陳同學說道,「那個車很久來才一班,對啊,真的很趕時間就會來不及這樣。」
彰化縣的2大客運業者彰化客運與員林客運都證實,有停駛和抽班的情況,主要是從疫情以來的司機缺工潮加劇。
彰化客運業務經理陳錫寬表示,「是駕駛員缺人的問題,還有一些駕駛員有請假的部分,造成我們在這段時間人員的調度,就比較有一些吃緊。」
員林客運業務副理陳得耀也指出,「有優渥的一些補助,就是沒人要來啊,面對太多的投訴,司機不想待,就這樣子而已。」
彰化縣府統計,轄內客運路線共分為9條國道、45條公路、15條市區,這次主要都是公路客運路線受影響,業者人力短缺,分析原因與大環境有關。
彰化縣交通處副處長黃勇茂認為,「年紀比較大的都退休,那新進人員也不願去承接這個客運司機的職務,以及客訴的問題。」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助理教授洪百賢則建議,「很多學校都會有很多學生,經常往來高鐵站或者是火車站這種路線,讓這些民眾或學生,他們可以把部分的使用私人運具的機會,改成使用大眾運輸。」
彰化縣府強調,會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業者,提升司機待遇。學者則表示,大眾運輸政策需要改變,建議提供特定族群客製化服務,並提高私人運具持有成本,才能從目前惡性循環的大環境中跳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