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日本的人權團體今(15)日發布一份報告,內容是關於台灣遠洋漁業捕獲的鮪魚銷往日本市場的不透明供應鏈,其中潛藏人權風險。報告指出僱主利用遠洋移工的弱勢處境,進行欠薪等惡行,呼籲政府及私人企業提出保障漁工的人權政策。
一起拿著調查報告合照向世人控訴,台灣的遠洋漁業捕獲的鮪魚銷往日本市場的不透明供應鏈,其中潛藏的人權風險,這份歷時2年的調查報告,由台日的人權團體合作進行。其中被台灣僱用的遠洋漁工控訴,除了護照被雇主扣留,甚至遭到超過半年以上的欠薪。
銪富號案印尼漁工Astanu表示,「在薩摩亞的時候,我沒法拿到自己的護照,全部人的護照及文件都被船長及雇主收走。」
受害漁工現身陳述過往的經驗,希望台日政府看到他們的痛苦。
Human Rights Now事務局長/律師小川隆太郎呼籲,「這不僅是台日雙方政府需要合作,我認為在雙方的企業,以及我們作為消費者、勞動者,都應該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人權團體呼籲,要廢除雙軌聘僱制,將境外聘僱遠洋漁工納入國內勞動法令保護,並且針對欠薪等問題建立問責制度。
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施逸翔指出,「是要保障漁工加入工會,組織工會也不會被報復 ,那企業端其實就是多向的評估,包括人權風險、供應商以及對於移工人權的評估。」
對此農業部漁業署已經預告,未來遠洋漁業的業者將依照風險等級,提撥工資墊償準備金到專戶,不加入者不再給予作業許可,預計明(2026)年起全面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