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成立逾百年 學者、各國官員具提名資格

每年10月,是諾貝爾獎得主公布的重要時刻。諾貝爾獎是由1833年出生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起。他將發明炸藥所累積的大筆財富,用來表彰為人類帶來最大福祉的人士。100多年來,諾貝爾獎推動了科學各個重要領域,同時肯定人類在精神、文化與道德層面的努力,為世界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弗烈德諾貝爾在遺囑中指示,要將他遺留財產中的94%用來表彰在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這5個領域,為全人類帶來最大福祉的人士。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他,增設了經濟學獎。使現今的諾貝爾獎,有6大獎項。

在所有獎項中,物理、化學與經濟學獎的頒發機構,都是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生理學或醫學獎則由「卡羅林斯卡學院」負責,至於文學獎,是由成立於1786年的「瑞典學院」頒發。只有諾貝爾和平獎是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由挪威議會任命的5人委員會頒發。

阿弗烈德單獨指定和平獎在挪威頒發的原因,眾說紛紜,根據諾貝爾官網,他並沒有在遺囑中說明。只是後來各方的猜測普遍認為,1905年以前,挪威與瑞典仍是聯盟國家,當時阿弗烈德可能認為挪威比瑞典更和平、更民主,才指定和平獎要在挪威頒發。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秘書長哈普維表示,「阿弗烈德諾貝爾在遺囑中有明確指出和平獎的宗旨,是頒給最能促進各國人民友誼、裁軍或廢除常備軍,或者舉辦和平會議的人。」

每年的提名截止日期為隔年1月31日午夜,而所有獎項都禁止自我提名。除了和平獎,所有獎項的負責單位都會從每年的9月起,發出信函邀集全球各界具備資格的專家學者來提名,這些名單會封存長達50年,但提名人可以選擇自行公開。

有資格提名的人,主要分成2大類,第1類是學者,第2類則是各國國會與政府的現任成員,像是今(2025)年就有包括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內7國領袖公開提名川普,角逐2026年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史上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統有4位,分別是老羅斯福、威爾遜、卡特與歐巴馬。

諾貝爾獎官方影帶指出,「不同的獎項有不同的遴選方式,過程漫長、費工,時間可長達16個月。」

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人士,在公布的當天早晨,委員會將嘗試先以電話通知得主,近幾年卻經常被以為是詐騙電話。

《德國之聲》特別整理了一份諾貝爾獎,罕為人知的小故事。像是居理夫人不僅一人包辦了物理、化學獎,她的女兒後來也和夫婿一同抱回化學獎,一家榮耀。而愛因斯坦最知名的「相對論」,竟然不是他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因,甚至他的獎金最後還變成了前妻的贍養費。

而獎牌也很值錢,有人缺錢把自己的諾貝爾獎牌拍賣,也有家人為了繳稅,拍賣已故親人的獎牌。

而現在的獎牌都是18K綠金鑄造,並鍍上24K黃金。所謂的綠金,是由黃金和銀組成,有時也會加少量銅,使金黃色中帶一點點淺綠。

而它的正面有諾貝爾浮雕,每枚的重量約為175公克,唯有經濟學獎多了10克、185公克重。但諾貝爾獎真正的重量,在於它世代以來崇尚知識、創造與和平的價值,以及啟發人類的重大意義和影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