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協助花蓮光復鄉盡快恢復,來自各地的物資、人力不斷湧入,不過物資人力越來越多,也傳出分配亂象。大同村2鄰鄰長向外求救,鄰裡的長輩都沒有便當吃,啃饅頭啃了3天。另外同樣引發爭議的還有,傳出花蓮縣府要求要有「災民識別證」才能領取物資。對此,花蓮縣府解釋說,物資領取分為「定點領取」以及「巡迴領取」,一般民眾可到台糖後方物資站領取物資。而收容所識別證,是為了確保災民能夠受到妥善的照顧。
花蓮縣光復鄉大同村2鄰鄰長李永光說道,「你好,我想請問一下,70個便當,對不起你們預估大概什麼時候能到?1點可以,有飯吃就好了,謝謝,感謝你。」
對著電話另一頭不斷鞠躬道謝,大同村2鄰鄰長一早忙著張羅鄰裡大小事,其中最為迫切的就是吃的問題,因為長輩沒有便當吃,已經啃了3天饅頭。
李永光表示,「我要的不多,只要讓我2鄰的長輩有一個熱的飯吃就好了,年輕人他們可以吃乾糧、吃麵包、吃餅乾都沒有關係。」
花蓮縣行研處處長陳建村表示,「我們花蓮縣政府,除了原有的2支專線之外,我們另外今天會馬上再增加2支到5支的志工便當服務專線。」
光復鄉災後持續拚修復,來自各地的物資人力不斷湧入當地,事發隔天就有「義煮團」挺進災區,伸出援手現場煮便當。
不過,總召集人質疑花蓮縣府阻止義煮團的運送物資車進入災區,造成預訂的2萬個便當無法出餐,僅能送出約1萬多個便當。
義煮團總召集人賴彥汶表示,「我們來了6天,花蓮縣府是零幫助,口氣沒有很好,說每個都很差,說你們憑什麼上來,你們為什麼上來,我幹嘛要給你們上來。結果我們今天供餐的量,預訂的便當量大概快2萬個,我們只出到了1萬個,我們沒有東西可以用,因為全部被卡在下面上不來。」
花蓮縣府新聞科長李冠霆則回應,「目前最主要目的是以那個搶修搶險,所以我們以大型機具通行為優先,整個管制動線以及時間也在進行滾動式的檢討。」
記者詢問領小朋友尿布跟奶粉的災民,「有災民說要有識別證才能領物資,有這樣嗎?」
災民回應,「沒有,就是他看我們小朋友欠什麼,就領什麼。」
由於也傳出花蓮縣府要求要有「災民識別證」才能領取物資。縣府則表示,是要確保災民能夠受到妥善的照顧,物資領取分為「定點領取」以及「巡迴領取」,一般民眾可到台糖後方物資站領取物資,另外針對社區或是交通不便地區,則採取巡迴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