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瑞典最北部的城市基魯納,當地的盧奧薩山上的薩米人,放牧馴鹿的傳統已有數千年之久,但瑞典國營礦業公司打算在當地擴展鐵礦的開採,同時也計畫開挖當地的稀土礦床,將會完全切斷薩米人傳統的放牧路線。
瑞典放牧馴鹿薩米人庫木南說:「很難去跟礦業公司對抗,他們擁有一切資源、一切手段,也有資金。我們沒有錢,所以我們無法打金錢戰,我們只有生存的意志,把這些放牧的土地傳給孩子。」
薩米人是北歐的少數民族,也是歐盟目前僅存的遊牧民族,原本住在今日的北歐中部,但隨著南方的挪威、瑞典、芬蘭以及東方俄國人的擴張,薩米族的生活空間逐漸限縮到北極圈與山區一帶。
薩米人的文化、生活與經濟來源都跟馴鹿密不可分,但瑞典的國營礦業公司2年前在基魯納發現了巨量稀土元素,包含超過100萬公噸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是目前已知歐洲最大規模的稀土礦床,足以因應歐洲生產電動車、風力發電機所需的永磁馬達,也足以讓歐盟擺脫對中國稀土的倚賴,但是對當地薩米族人放牧傳統的干擾也必須解決。
瑞典國營礦業公司副總裁戴倫威爾森表示,「我們必須找到解決辦法,我們也有一些潛在能做的事情,我們能採礦,也會持續交涉,但我沒有低估交涉所面臨的挑戰。」
除了採礦對薩米人跟馴鹿造成困擾外,全球氣候暖化也對當地放牧業造成衝擊。
由於氣候變暖,冬季原本該降下白雪,如今卻變成降雨,雨結冰後變硬,馴鹿完全無法吃到地面的地衣,導致馴鹿變得消瘦;夏季當地氣溫又飆升到攝氏30度,讓馴鹿無法走得太遠,對薩米人的生活造成影響。
而礦業公司打算用卡車搭載馴鹿往返放牧地的辦法,也被認為完全不切實際。
瑞典大學農業科學教授安娜斯卡林指出,「這會讓礦業公司奪走薩米人數百、數千年傳統的放牧路線,也會奪走原本他們放牧期間沿途的草料資源。」
目前薩米人已打算透過法律途徑,跟國營礦業公司打官司,捍衛他們數千年的傳統放牧生活。
瑞典放牧馴鹿薩米人庫木南說道,「馴鹿是瑞典薩米人文化的基石,一切都跟馴鹿有關,包括食物、語言和對山林的知識,一切都圍繞著飼養馴鹿,如果這個傳統消失,薩米文化也將不復存在。」
瑞典礦業公司打算最快從2030年開挖當地的稀土礦床,如何兼顧稀土資源加速經濟與科技發展,同時又兼顧薩米人傳統的生活方式,考驗瑞典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