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關注的普發現金又有最新進度。行政院今(11)日拍板通過韌性特別預算,其中編列2360億元,作為普發現金1萬元預算,將送往立法院審議。外界預期,如果立院能在10月上旬通過,最快10月下旬就可以開始發放,屆時包含現有戶籍國民、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等,5大族群都可領取,並有5種領取方式。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務必要在特別預算公布1個月內,啟動現金發放的程序,來使全民能夠受惠。」
普發現金1萬元最快10月下旬就可以領到。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會11日上午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將送立法院審議,其中就編列2360億元是普發現金的發放經費。
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財政部也正和數發部來整備相關的系統,並且積極的規劃宣導,還有客服以及款項撥付等等執行作業。」
目前政院規劃,包含國內現有戶籍國民、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外國人為我國國民的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以及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國籍眷屬,都符合資格。
公視記者王彥婷報導,「行政院拍板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就包含了普發現金,要比照2023年的發放方式,你家旁邊的ATM就可以領。」
回顧過去,2008年金融海嘯,隔年年初發放3600元消費券,一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政府推出振興3倍券,還有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加碼推出5倍券,而2023年則是普發現金6000元。
這回則預計採取,登記入帳、ATM領現、直接入帳、郵局領現、造冊發放5大方式。
國發會經發處長陳美榮指出,「用主計總處GDP的平減指數去平減以後,我們估計今年普發現金 對於GDP的貢獻,大概0.415個百分點。」
經濟部長龔明鑫也強調,按照2023年普發6000元經驗推算,普發萬元應該可以刺激經濟成長率成長0.5%,不過後續還是要視替代性消費或現金存起來的比例,若有觀光等額外消費搭配,有機會達成更大幅度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