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可能確實存在過生命,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0日宣布,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在火星耶澤羅隕石坑的古老河道岩石中,發現可能與遠古微生物相關的豹紋與罌粟籽斑點結構。科學家推測,這或許是30億年前生命活動留下的跡證。研究團隊形容這是迄今最有力的候選樣本,但仍須送回地球實驗室進一步分析。
美國航太總署NASA公布火星探測器毅力號拍下的岩石影像,斑點狀的紋路引發高度關注;NASA代理署長達菲表示,經過一年的審查,科學界找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釋,這可能是人類迄今在火星上發現最清晰的生命跡象。
NASA代理署長達菲指出,「一年前我們在火星找到樣本,在古老的河流與湖泊沉積中,我們懷疑這些跡象與微生物有關。經過一年審查,科學家認為找不到其他解釋,這可能是我們在火星最清楚的生命跡象。」
研究團隊指出,這批樣本採自內雷特瓦河谷儀器偵測到關鍵的「G波段」訊號;顯示沉積泥岩在形成時可能與有機物發生反應。這些特徵,與地球沉積岩中微生物代謝的產物極為相似。
行星科學家胡洛維茲表示,「我們用雪洛克儀器檢測岩石,數據顯示有明顯的G波段,這是有機物的指標訊號。泥岩中似乎在沉積時,就與有機物產生化學反應。」
專家提醒,所謂的生命跡象並非現存生物,而是早在30億年前可能像地球細菌般的單細胞生物所留下的化學痕跡。研究顯示,它們或許能利用鐵鏽或鹽分進行代謝,並在環境中留下獨特的礦物圖案。
德州農工大學教授泰斯提到,「當我們談到30多億年前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我們並不是在說那些會跑到鏡頭前對著大家微笑的小綠人或生物。」
這次的藍寶峽谷樣本,是毅力號第25件岩芯樣本,目前累計已蒐集30件。NASA表示,目前只能稱為潛在生物特徵,還無法百分百證實,樣本若能送回地球實驗室才可能確定答案;專家認為,這項研究讓人類距離回答「宇宙中是否只有我們?」這個終極問題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