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用安眠藥比例快翻倍 專家籲留意成癮風險

國衛院調查發現,青少年使用鎮靜安眠藥比例,4年內從0.42%上升到0.80%,幾乎翻倍,而且非醫療使用還比成年人高。專家提醒,因3C普及導致睡眠不足依賴藥物入睡,但成長階段的成癮風險不容小覷,因此呼籲要有更完善的醫療資源來降低濫用風險。

夜深了卻沒辦法闔眼,這是許多飽受失眠之苦的患者心聲,近年來,這樣的困擾也逐漸出現在青少年身上,國衛院分析2014與2018年數據,發現青少年使用鎮靜安眠藥的比率從0.42%上升到0.80%,4年時間快要翻倍,國衛院副院長同時也是神經及醫學中心主任陳為堅認為,這和現在孩子的生活型態有關。

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表示,「這個年齡層在過去一段時間很明顯的一個變化是,3C產品的使用變普遍了,所以你可以了解有很多青少年晚上使用可以到非常深夜,我覺得他背後可能跟他的生活型態改變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非醫療使用率持續上升,可能透過同儕取得藥物,或沒有依照醫囑服用。陳為堅提醒,這一代孩子可能因為3C使用普遍,睡眠不足,陷入對安眠藥的依賴,但在成長階段服用不只會影響腦部發育、認知與學習能力,成癮風險也不容小覷。

陳為堅指出,「鎮靜安眠藥的非醫療使用,其實也有比較高的風險,他也會用其他的成癮性物質,譬如說酒或是菸。」

這樣的情況並不侷限在青少年,中年女性同樣是失眠的高風險族群。專家陳為堅指出,鎮靜安眠藥只是冰山一角,從青少年到女性的藥物依賴,都反映出生活壓力下的隱憂,社會更需要完善的心理支持和醫療資源、衛教,才能降低濫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