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協助中鋼讓利救汽車產業的議題,引發工會的強烈反彈,批評中鋼已經民營化了,卻還要背政策責任。郭智輝今(13)日澄清,讓利是透過團購原料幫中小企業省成本,中鋼也能穩住客戶;但工會強調,應該要先顧及員工和股東權益,否則不排除北上抗爭。
經濟部長郭智輝週一(11日)出席產業座談會時表示,將協助中鋼讓利救汽車產業,此番話一出引起外界討論。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不滿指出,中鋼已經從國營變民營化了,卻還得背負政策的責任照顧中下游,批評郭智輝無視公司治理,掏空中鋼不吐骨頭。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理事長林明賢認為,「尤其現在又面臨加上關稅、碳費等等的因素,中鋼已經禁不起這種讓利,以員工的立場來講當然是反對。公司的治理應該是經由董事會,可是他最近幾次的發言都是不經過董事會,好像就是說命令說中鋼一定要這樣子,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公司治理。」
郭智輝週三出席活動時澄清,所謂讓利是指國內多數業者使用的原料來自中鋼,像螺絲協會等中小企業雖然用量少,但家數多,因此由金屬加工中心提供技術輔導並協助團購同類材料,就能降低成本,創造中鋼和中小企業的雙贏。
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我們有100家,每家都買3噸的材料大概也有300噸到400噸,那對中鋼來講,他們就可以給個300噸到400噸的中盤價,可以讓利給這些業者,但是不破壞他所謂的銷售結構架構。」
郭智輝進一步指出,這樣做不僅能幫中鋼穩住客戶,小公司也能享有更優惠的價格,同樣數量的材料價差可達5%。但工會仍強調,任何讓利方案都應優先照顧員工與股東權益,如果經濟部無視公司治理,不排除將北上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