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暫時性關稅20%衝擊農漁業外銷市場,其中年產值超過60億,有4成輸美的蘭花產業,以及台灣鯛產業都受到影響。另外,全國有7成產量主要外銷美國的鬼頭刀也受到衝擊。稻米大縣花蓮的農民更憂心,會衝擊保價收購價格。
台南後壁蘭花園區的花農們忙著照料,蘭花產業外銷的主力商品是生產苗,都需要經過近1年多的細心栽培才能夠外銷。蘭花年產值超過60億,有4成輸美,先前才剛歷經風災的考驗,如今又遇到台美暫時性關稅20%的衝擊,業者坦言是雪上加霜。
玉沙農場場長莊政樺說:「因為我們的利潤沒那麼高,你20%我們好像也是負擔不起,基本上講到後面,不管是買方承擔還是賣方承擔,到後面也都是消費者吸收。」
已經有蘭花業者趕忙赴美,要和美國下游廠商協調,以生產地轉移、全球市場的重新佈局和國內技術的提升等策略來因應。
除了農業,漁業也受到關稅衝擊。台南的台灣鯛業者指出,目前基本養殖成本已經接近滿載,幾乎沒有利潤空間,加上關稅真的吃不消;另外,我國的鬼頭刀大多製作成魚排,頗受美國市場歡迎,占全國產量的7成,漁民也憂心關稅衝擊生計。
南瀛養殖協會理事長蔡阿玉表示,「台灣鯛業者一定要增加我們相對的利潤,這個利潤,加工廠一定不能接受。」
李姓漁民說道,「薪水也高,漁具也貴,對吧?什麼東西都高,只有魚價降低,漁民當然是沒辦法生存。」
至於美國在與各國談判中,要求開放包括稻米等農產品進口,花蓮身為稻米大縣,稻農憂心台灣稻米恐受到衝擊。
花蓮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認為,「我是覺得說,對於稻米零關稅進口的部分,還有配額的部分的話,我覺得這個部分不應該讓步太多。」
農民表示,稻米現已生產過剩,如果關稅談判還讓美國米零關稅進口,不只衝擊現行關稅配額制度,也會影響未來稻米保價收購的價格。台美關稅稅率考驗業者的韌性,以及政府的因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