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系除了勞動環境引發關注,也有專業技術上創新突破。林口長庚醫院自行研發創新的冷凍槍治療,成功應用在口腔血管病變的治療上,不但沒有傳統手術的出血和留疤的風險,復發率也很低,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今(2025)年2月被刊登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一位67歲婦女右下唇長了一個無症狀腫塊,直徑約2公分半,造成右下臉部輕微腫脹變形,但是她20年來從未就醫治療,直到她因牙周病疼痛難耐就醫,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患「良性口腔血管病變」,所幸經過最新的冷凍槍治療後,她的病灶消失,臉部也恢復正常容貌。
林口長庚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志魁指出,「6個月3次的治療,她左右兩邊臉部恢復對稱,而且展現自信的笑容了」。
負責診治的林口長庚醫療團隊表示,良性口腔血管病變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傳統治療用手術切除或雷射都有傷口較大與疤痕的風險,不過臨床研究針對33名患者以液態氮為冷媒,低溫-196℃的冷凍槍治療,利用極低溫來凍結壞死病灶,長期追蹤51個月後,發現高達97%的患者病灶完全消退,且復發率極低。
陳志魁說明,「血管裡面的內皮細胞對於極低溫感受性特別強,所以一樣的極低溫灑下去,血管病變會消失的特別快。」
研究團隊強調,這項創新療法首度建立了冷凍槍治療的標準流程,研究成果今年2月被刊登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未來也可提供病患在臨床上治療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