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霧峰的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被登錄台中市歷史建築長達12年,但目前不僅沒有開發利用,現址也被地主以鐵皮圍起,看不到山洞的蹤跡,被批評失去保存意義。文資處表示,地主應該提出興辦事業計畫書,但地主認為市府沒有積極輔導,導致有產權卻無法開發,只能暫不處理,而延宕至今。
位在台中霧峰,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的現址,被鐵皮圍籬整個圍住,看不出原本的樣貌。這讓當地文史專家直呼可惜,認為當初登錄為歷史建築的用意無法凸顯。
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秘書長吳東明表示,「如果說從中華民國歷史來講,它是文物南遷的最後一站,從台灣的歷史來講,它也是故宮文物在台灣的第一站,所以說其實它是非常重要歷史的銜接點。」
朝陽大學北溝故宮社會責任計畫主持人李麗華指出,「這中間的過程,還有它的意義、大家的努力 ,怎樣去保護一個文物,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有價值的紀錄。」
在地文史專家及學者認為,這裡記錄了政府將文物帶到台灣的過程,具有保存傳承意義,因為民國39年故宮遷台後,政府將文物先安置在這裡達15年之久,才轉運到現在的故宮保存。而現址在921地震後輩標售,轉為私人所有,台中市府在12年前列為歷史建築後,對於怎麼開發和地主遲遲沒有共識。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長李智富表示,「如果說要開發的話,必須要先取得興辦事業計畫,這個部分就是要所有權人來提出,現在他們所有權人提出的,只是要去做保護棚架而已,他們保護棚架的部分沒有按圖施工,所以就被我們要求要恢復原狀。」
地主李先生提及,「政府現在目前都沒什麼動作,我們不方便表示什麼,都聽說是文資處在處理,他們也沒負什麼責任,所以基本上我們就是暫時先擺著。」
地主不滿至今還是看不見進度,文資處也沒有積極輔導,要求解除文資身分,否則就要辦理價購。但文資處表示,北溝山洞具有文資身分,2019年因將山洞填平,已開罰過地主,現在將要求地主依照興辦事業計畫執行,除了要求恢復原狀,也不排除再依違反《文資法》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