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軍用商規無人機亮相 供應鏈去紅化100%在台生產

無人機在俄烏戰爭取得亮眼表現,國內有業者今(19)日首度亮相標榜100%在台生產的軍用商規無人機,也號稱「台版彈簧刀」,飛行時速最快可以達到250公里。對於如何達成關鍵的「去紅化」,這款軍用無人機整合國內30多家廠商,打造MIT藍色供應鏈,預計今(2025)年完成量產機制,爭取國外訂單。

無人機升空,先是展現直線加速,時速最快可達到250公里,飛行距離40公里以上,緊接著大秀優異的轉彎能力,並朝向目標區域俯衝攻擊,精準命中。

這是國內業者銘旺科技打造,標榜MIT的軍用商規無人機COBRA-3120,號稱「台版彈簧刀」,19日首度亮相。

無人機在俄烏戰爭大放異彩,政府、民間積極投入研發銘旺打造的COBRA-3120,主打單人用發射筒操作,採取射後不理,全自主飛行,更是偵打一體的無人機,能透過AI識別目標,執行多元任務。

銘旺科技董事長周維昆表示,「這個實際上的用途是看我們的客戶,它的設計是為了什麼樣的使用。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其實是提供一個無人的載具平台。」

公視記者黃子杰報導,「現場也展示COBRA-3120,號稱台版彈簧刀的無人機的實機,而目前業者已經先行小型試產了超過200台,也目標在今年完成量產化的機制。」

不只秀出台版彈簧刀,現場也展示車載多管系統、地面導控站。只不過台灣發展無人機,首要難題就是「去紅化」,為了克服困境,銘旺一路整合全台30多家的廠商,成功打造「MIT藍色供應鏈」,讓無人機100%在台研發製造。

鴻揚技研董事長盧哲彬認為,「這不只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整體產業鏈協作力的展現,把MIT從單一零件的代工推向系統整合製造。」

經濟部航太產業推動小組主任簡志維則指出,「我們跟美國的互動,就是積極把台灣供應鏈打造起來,而且我們要求的是非紅供應鏈。所以我們希望把所有的零組件模組,運用我們台灣ICT的能量,把它建立起來。」

國產無人機要走向國際,銘旺指出,目前已有東南亞、東亞等國洽談訂單。簡志維表示,國內業者打造完整供應鏈,政府也持續提供協助,讓台灣製造擠身國際戰略夥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