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生後若不想選擇傳統的土葬、火葬,除了花葬、海葬、樹葬外,還有什麼喪葬方式能選擇?近期英國新創公司「Resting Reef」推出了一種新的環保葬方式--把骨灰製成人工魚礁放在海底。
衛報報導指出,傳統喪葬方式如土葬會產生833公斤的碳排放量,火葬的碳排放量則是400公斤,且土葬還需另外耗費混凝土、金屬材料等,對環境造成負擔。
Resting Reef推出的骨灰魚礁,會先將遺體泡在鹼性溶液中水化,然後將水葬留下的骨頭與碎牡蠣殼、混凝土等材料混合,再用3D列印製成人工魚礁,並投入10公尺深的海床上協助恢復生態,該公司除了會給提供家屬一份微型複製品外,也會定期寄送該珊瑚礁在海底的影片與照片;若想要實際下水緬懷,也會協助安排峇里島當地的潛水學校。
「墓地應該是讓我們重新與自然連結,並提醒我們是生態系一部分的地方。」Resting Reef聯合創辦人佩雷斯(Aura Murillo Pérez)指出,牡蠣礁能夠恢復海洋生態,但已有85%受人類影響消失,因此他們想到能用動物與人類的骨灰製成人工魚礁。
Resting Reef說明,這些人工魚礁被設計成具有不同高度、細緻的紋理與通道,易於讓海洋生物攀附、生長,並提供魚類休憩或是躲避掠食者的空間。
印尼的峇里島因過漁、採用氰化物捕魚、炸魚等破壞性魚法、採挖珊瑚礁等,導致當地的天然礁岩受損。Resting Reef自2017年起便與當地居民合作,協助建置人工魚礁恢復生態,並於去(2024)年展開以寵物骨灰製成人工魚礁的試驗計畫。
Resting Reef聯合創辦人斯卡傑姆(Louise Skajem)指出,寵物骨灰魚礁的實驗計畫共吸引了84種魚類,使該區域的魚類多樣性比周邊高出14倍。
衛報報導,目前該公司正積極爭取,期望能在明(2026)年獲得英國政府許可,在南岸的普利茅斯海灣建置首座由人類骨灰製成的紀念人工魚礁區,初估費用為每座人工魚礁3900英鎊(約新台幣15.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