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詐團勾結奈及利亞犯罪組織 利用虛擬貨幣互助洗錢

國內的詐騙集團涉嫌勾結奈及利亞的不法組織,藉由在台的外籍人士,將假投資贓款購買貴金屬等物品寄到非洲當地,換取對方非法取得的加密貨幣,彼此互助洗錢。警方日前逮捕20名嫌犯,依《洗錢防制法》、《銀行法》等罪嫌移送後,部分被檢方起訴。而台北市則有警方攔阻詐騙,發現被害人掉入假檢警詐騙,更被恐嚇向家人說出案件將犯下洩密罪,因此損失700多萬元。

白衣婦人到銀行匯款,突然被行員擋下,接著台北市警察來了。

台北市警方對詐騙受害者說:「妳不用擔心他們剛剛說的洩密罪,因為他們是假檢警。」

原來70多歲的她掉入假檢警詐騙,交出提款卡與密碼,先被車手盜領700多萬元,再受詐騙集團恐嚇要求配合辦案匯百萬,但銀行發現,帳戶短期內的提款紀錄遍布全台多處ATM,因此已被列為警示戶。

台北市內湖分局內湖派出所副所長鍾佳潔指出,「帳戶於不同縣市多個分行均有ATM頻繁提領紀錄,帳戶顯有異常。銀行調閱提領影像,發現均非本人操作,確認該民遭詐騙。」

眼前壯碩男子被刑警跟監埋伏,新北市警方偵辦的另一起詐欺案,發現30歲外籍人士以假護照非法居留,更作為台灣與奈及利亞不法組織間的犯罪橋樑。

新北市蘆洲分局偵查隊代理隊長陳力州指出,「詐騙集團騙取現金後,透過外籍犯嫌移轉境外,層轉變現後購買虛擬貨幣,以規避銀行監管措施達到洗錢目的。」

國內的詐騙集團藏身台北市松山的商辦大樓,與奈及利亞的不法分子達成洗錢合作,透過在台的外籍嫌犯,把假投資贓款購買貴金屬、汽車零件,寄回非洲當地,換取對方交付等值的加密貨幣,藉此設層層斷點,洗白犯罪所得。

新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江祐丞表示,「竇姓被告等12人涉犯《銀行法》之非銀行從事匯兌達1億元以上等罪嫌,依法提起公訴。」

經檢方調查,發現犯罪集團從前(2023)年11月開始,1年經手的金流高達5億元,當初被移送的20人,如今部分也被起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