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攻占毀歷史文物 摩蘇爾花8年重建恢復生機

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曾是亞述帝國的古都,2014年被伊斯蘭國攻占之後,許多歷史文物被破壞殆盡,整座城宛如廢墟。2017年伊拉克政府軍收復摩蘇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社會的援助下,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重建計畫。

摩蘇爾的市集人來人往,攤販忙著招呼客人做生意,另一頭的熟食區也彌漫著當地美食的香氣。想起8年前伊拉克政府軍剛收復摩蘇爾的廢墟景象,香料店老闆讚嘆,能回復現在的熱鬧情況就像個奇蹟。

香料業者哈杰蘭表示,「當我們回到這裡時,破壞的情況非常慘烈,坦白說,我們並沒有預料到能恢復,但感謝真主以及摩蘇爾人民的意志,他們齊心協力、團結如一,共同推動了重建。」

位於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曾是亞述帝國古都,在4000多年的歷史洪流中,經歷了波斯、馬其頓、阿拉伯和鄂圖曼等帝國的統治,留下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2014年6月伊斯蘭國佔領摩蘇爾,這座千年古城的磨難就此開始。

2016年3月,伊拉克政府軍在美軍支援下發起解放摩蘇爾的軍事行動,1年多後收復,但摩蘇爾舊城區將近7成的建築物和基礎建設已經被摧毀殆盡,整座城市宛如鬼城。

其中建於12世紀的努里大清真寺和哈德巴尖塔,被視為摩蘇爾城的文化地標,伊斯蘭國在潰逃之前,用炸藥毀掉這座古老建築,讓許多文史專家為之扼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一項「重振摩蘇爾精神」的計畫,挹注1億美元重建在戰火中受損的文物建築,除了努里大清真寺和哈德巴尖塔,還有塔希拉教堂、薩阿修道院等。

這項計畫也獲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歐盟的贊助,總共獲得740萬美元的資金。

摩蘇爾居民法迪爾說,「剛開始我們回到這裡時感到無助,但我們對真主懷有希望,當援助組織進入城市後,他們發揮了積極作用。」

摩蘇爾的重建工作歷時4年多完成,矗立的清真寺與教堂建物恢復日常的光彩,為城市找回過去的脈動與活力。從破敗到復興,摩蘇爾在重建路上仍困難重重,青年失業率和減少性別差異,是社會繁榮與否的關鍵指標。

摩蘇爾政治倡議人士拉索爾表示,「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民間社會組織,能提高青年參與私營部門的比率,並將他們融入政治進程。」

「重振摩蘇爾精神」計畫也重建校舍,提高學童的就學率,並強化和平教育,消弭極端思想。同時也提升影視產業製作、培育相關人才,希望讓摩蘇爾的重建之路少點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