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銀行畫面轉個不停,5日新台幣轉強,一度閃見29元,大批民眾湧入網銀APP搶買便宜的美元與日圓,卻出現多起當機災區。截至5日下午,玉山銀、富邦銀緊急處理後表示已經恢復正常;另外中信、國泰也表示積極處理中。
不過台幣節節升高,出口市場愁雲慘霧。
紡織公司董事長白燦榮表示,「如果照這樣看的話,可能很快就會漲到29塊,我們現在已經沒利潤了,所以不用跟我談利潤了。」
科技公司總經理吳金榮則表示,「收回來的都是美金,國內的一些廠商的報價都是以台幣為主,等於你的獲利會隨幣值少掉8%到9%。」
半導體業也同樣壓力山大,過去都是美元報價,如今同樣賺1美元,換回來的台幣就減少將近10%。這波主要受衝擊的產業就包含,出口導向的半導體、電子網通、工具機等傳統產業,還有匯兌損失快速惡化的金融壽險業。
不過美元貶值,有利進口。
連鎖加盟協會理事長(餐飲集團創辦人)吳永強表示,「進口東西的成本下降,對於整個經營的利潤有增加,但是相對的也要去考慮說,如果說整個從觀光的角度來看,是不是觀光客進入台灣的人數會降低。」
像是進口海鮮、甚至黃豆小麥、玉米等原物料,台幣升值就相對進口成本變低。這波可能獲益的則是內需產業,包含食品,以及出國熱潮導致的航空觀光產業獲益,另外資金也可能轉向資產及營建。
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我們台灣的GDP有60%到70%的產業,他們是受到嚴重的衝擊。訂單的情況不好,他不大可能再給你加薪,嚴重的話,甚至會有無薪假,會有更多的失業風險。」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則指出,「台幣上升1%,對台灣的傳統產業可能會影響到0.1%到0.3%的營收,還有美元的貶值、中國的傾銷,讓傳統產業可能比較雪上加霜。」
學者也示警,台灣整體經濟結構以外銷為主,如果出口獲利不佳,大型企業普遍有避險工具,不過對小企業的衝擊可能更大,若台幣持續上漲,2025年經濟成長率恐怕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