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人事行政總處還沒公布,但根據目前草案,全國中小學第2學期預訂明(2026)年2月11日開學,但上課3天接週末就是農曆春節,家長在社群反映,恐不利生活與學習作息安排。有校長指出,若3天上課日調整放假,農曆春節後,得有3週的週六補課,也不一定比較好。
週五放學後迎來週末,小學生們有點開心,對多數中小學生而言,假越多越好。除了暑假,若寒假碰上農曆過年,最好能連在一起。
國小五年級學生黃同學表示,「假先放,然後再補課,我補完課,週六還要去上安親班。」
國小一年級學生林同學說道,「比較喜歡一口氣放完。」
中小學寒假固定21天,碰上農曆春節很常見,過往也曾出現寒假和春節無縫接軌放了4週。
有家長在社群平台反映,2026年行事曆草案,1月21日寒假開始放到2月10日,2月11日開學,2月16到19日農曆年假,3天上課日夾在兩個假期之間,恐不利生活與學習安排。
國小學生家長陳先生認為,「我放假完一口氣開始把它上課,不要說中間中斷又要回去,再回去上課。」
國小學生家長呂小姐說:「我們居家上班無所謂,但是如果上班族的話,應該會覺得比較麻煩一點。」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陳清義說,若3天上課日調整放假,農曆春節後得有3週的週六補課,不一定比較好。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陳清義提出,「上課(開學)就往後延,然後暑假延後3天再放假,那這樣整個學期還是完整的啊,教材教科書來也都來得及。」
台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回應,「調整行事曆不是一個什麼樣的特例,就看中央未來跟地方各個團體的共識,應該就可以做一些調配。」
教育部表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7、8月公布,將視需要邀集地方和相關團體會商,再行研議開學日及寒暑假的起訖日。但國教盟建議,教育部應更早擬定因應計畫。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提到,「或者說這3天有可能會成為一些主題週,或者說一些自主學習課程方案的情形之下,幫助這樣的彈性,我覺得這些措施跟作法是值得討論的。」
家長團體表示,放假不放假取決於家長的工作和狀況,正常是不放假,但若先討論,有好的方案可提升安排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