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正就對等關稅與各國談判,而對於談判進度,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和印度、南韓、日本討論順利,但未提及台灣。不過在川普1.0時期擔任駐美代表的高碩泰表示,台灣應向美方加強論述台灣角色的重要性;而專家認為,政府除了對美交涉,同時也應積極協助做好產業升級、轉型以及分散市場,在關稅亂流中站穩腳步。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這天,美國商務部透過新聞稿證實,部長盧特尼克前往亞利桑那州參訪台積電在當地動土興建的第3座半導體晶圓廠,強調這次參訪凸顯川普致力於打造「美國製造黃金年代」。應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台廠加強在美投資。
而川普政府也正與各國談判當中,財政部長貝森特就透露和印度、南韓、日本討論順利,但未提及台灣。不過在川普1.0時期、曾擔任駐美代表的高碩泰表示,台灣有自身優勢,在談判過程中,應向美方加強論述台灣角色的重要性。
前駐美代表高碩泰認為,「川普政府他的治國理念,有他國家的願景,可是我們台灣也有我們自己的核心利益。所以在未來的過程裡,我個人認為我們要仔細盤點我們的籌碼、強項,然後希望能很有效地來論述,台灣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美國在整個印太戰略裡面,台灣可以做的實質性利益跟貢獻也不容被低估。」
而面對川普多變態度,專家認為政府除了對美交涉,同時也應積極協助做好產業升級、轉型以及分散市場,在關稅亂流中站穩腳步。
成大經濟系主任林常青表示,「重點就是供應鏈、技術、科技要安全,所以接下來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有許多政策事實上就是圍繞這樣。也就是說,他透過這個關稅想要形成新的夥伴與同盟。」
台灣電動車聯盟副理事長鄭顯聰指出,「台灣最大的隱憂還是太依賴單一市場,希望能夠真正把台灣的產業鏈做梳理,按類別、商品來適應關稅。」
台灣電動車業者呼籲,政府應梳理各產業供應鏈,跳脫單一市場框架並思考未來布局,也要加強人才交流與培育,以應對國際經貿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