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牛成關稅談判籌碼? 邱泰源:堅持食安優先等4原則

美國關稅政策目前仍在3個月緩衝期,不過先前美國政府曾點台灣對於美豬美牛採取多項檢疫性貿易障礙,外界關注是否會以鬆綁美豬美牛進口限制來成為談判籌碼之一,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4)日在立法院強調會堅持食安優先等4個原則。

美國關稅衝擊影響世界產業佈局,不過早在今(2025)年3月底美國貿易代表署就曾點名,台灣對美國豬肉、美國牛肉採取多項檢疫性貿易障礙,如今世界各國和美方政府展開談判,外界關注美豬美牛進口限制是否鬆綁成為談判籌碼。

立委陳菁徽提問,「美國還有沒有再類似講這些,我們會再去管制進口他的原產地標籤、檢驗等等的障礙,予以關切呢?」

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衛福部的立場不管怎麼樣,就是把有關的一些食品,按照法規來執行以外,不斷地進行科學分析提供給我們整體的政府。」

衛福部多次強調4個堅持絕對不會改變,包含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參考國際標準,並落實邊境查驗與市場稽查。

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明,「豬肉標籤最重要我們要尊重國人膳食的習慣,來訂定相關的措施。」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這個辯護還是要有一個相當的力道,用我們國人的民情風俗,談判大概很難過關。」

民進黨立委楊曜則提問,「我國目前對於美豬美牛的限制規範,在食藥署的專業來看是不是屬於不必要的貿易障礙?」

食藥署長姜志剛說明,「風險分析其實包含了3大塊,第一大塊叫做風險溝通,我們的風險溝通其實一直都是啟動的。」

食藥署也表示,食品安全強調的是風險分析,得先確認食品本身風險才能做近一步談判,一切應該依循科學分析結果才能決定下一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