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再生水廠通水啟用 台積電與奇美交換水權省埋管費

台南科學園區每天用水超過10萬噸,其中一半來自再生水,為強化水資源韌性,市府斥資近9億興建仁德再生水廠昨(23)日通水啟用。由於仁德再生水廠距離奇美實業較近,市府也仿照碳交易概念,媒合南科的台積電跟奇美交換水權來滿足雙方用水需求,也省下從再生水廠埋管到南科共17億的建設經費。

按下按鈕,象徵再生水廠通水啟用。台南市府斥資近9億興建仁德再生水廠23日正式通水,每天約可提供8000噸再生水,並將仿照碳交易概念媒合台積電跟奇美實業「以水換水」。

台南市水利局副局長詹益欽說明,「生產再生水的成本是每噸28塊多,當我送給奇美的時候,奇美只要給付它原本自來水使用的費用,每噸12塊多,剩餘的差額是由台積電給付給台南市政府。」

台積電擴廠環評時被要求須使用部分再生水,但由於仁德再生水廠離奇美較近,若由仁德供應再生水給奇美取代自來水,讓奇美把自來水用量額度轉讓給台積電,將可省下仁德到南科的17億埋管費用。

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換水節省了工程經費,也節省了道路開挖,不會造成民眾交通不便,也避免了交通黑暗期所帶來的種種碳排的問題。」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回應,「目前規劃中的橋頭科學園區也會走相同的模式,不過因為這個是需要企業兩方合議,後續我們還會做雙方的溝通。」

隨著台灣半導體等科技產業發展,企業用水也跟著增加。水利署表示,由中央協助在各地推動的再生水廠有16處,目前完工的7處每天總供水量約17.2萬噸,等其餘9處完工後總供水量可達到63萬噸,不僅能確保供水無虞,也讓企業落實循環經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