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旬女網購美容針注射 肉毒桿菌中毒一度插管治療

疾管署公布今(2025)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她在網路購買美容針,並由賣家到府注射,沒想到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一度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所幸申請自費22萬元打解毒針,目前已拔管轉到一般病房,還在住院中。而這也是國內2019年以來,首例因醫美中毒重症自費施打解毒針的個案,衛生局跟警方已針對賣家及藥品來源調查中。

網路亂買美容針,小心中毒喪命。疾管署15日公布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她3月下旬在網路購買肉毒桿菌毒素,並由賣家到府注射,沒想到3日後陸續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就醫插管並使用呼吸器治療,雖然血清及糞便採撿結果為陰性,但依流行病學研判為「極可能病例」,所幸申請自費22.6萬元使用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已拔管轉到一般病房,目前仍住院中。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目前的狀況是有改善,已經沒有呼吸困難的情形了,那不過她的這個肌肉無力的症狀,還沒有完全的緩解。」

疾管署表示,肉毒桿菌中毒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

過去國內案例大多為食用處理不當或保存不當的醃漬食品導致,「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則是因為美容或醫療用途、人為注射引起中毒,症狀包括疲倦、肢體無力等神經學症狀。2019年以來,國內累計有8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疑似個案,均和醫學美容有關。

雖然國際文獻還沒有出現打美容針死亡案例,但後續仍可能留下後遺症。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順利好轉的話,也不排除有可能有後續的一些,像是仍然會有一些呼吸道疾病,或者是全身肌肉無力,需要長期做復健的一些後遺症。」

疾管署強調,個案施打肉毒桿菌毒素過程可能觸法,衛生局正在追查賣家及藥品來源,警方也立案調查中。

而食藥署則指出,目前我國核准的肉毒桿菌毒素有7張藥品許可證,皆為醫師處方藥品,若未經許可擅自輸入偽藥或禁藥者,將依《藥事法》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