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衝擊,中央初步表示不排除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不過經濟學者卻不樂觀,認為美國政府現在財政赤字嚴重,關稅被視為重要財政財源,挑戰不小。另外也有學者鼓勵可從實質上的台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不過也強調像是美豬美牛、汽車零關稅,朝野要先達成共識。
面對美國政府超高關稅衝擊,中央組成談判小組應對,最關鍵的關稅談判部分,初步表示可以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經濟學者吳大任分析,「瑞士他們已經對美國商品這麼友善了,是零關稅,但是為什麼還是要被課這麼高的關稅?其實還是來自於瑞士對美有順差,和台灣的情況類似,就是因為有高度的順差,所以我們現在主動調降關稅,我覺得於事無補。」
學者對零關稅看法不樂觀,因為美國正準備降稅,必須要有財源,且財政赤字嚴重、債務高,同時川普政府非常在意貿易逆差,而關稅政策就是希望有更多製造業投資美國,關稅同時也是生財手段,反而強調別先亮底牌,把投資當作談判的重要籌碼。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認為,「現在這個機會你跟他談零關稅就是實質的自由貿易協定,只不過談完之後美國不會跟你簽一個書面叫FTA這樣而已。」
不過由於越南政府表達可能將關稅降至零,獲得川普正面回應,也有學者支持台美談判實質上的自由貿易協定,不過學者也強調,國內的美豬美牛等議題可能還得先達成朝野共識,是當前問題。
另外美國也公布關稅豁免規定第9903.01.34條,銷往美國商品,美國價值占20%以上就可以免除附加關稅,包含高階智慧手機、伺服器最有可能達到。
中經院研究員戴志言表示,「從歐洲跟日本過來,最近還有一些車輛是從泰國,這些地方反而是說我們的進口車主要的進口大宗,如果你對美國開始進行零關稅,對這些國家你不採取零關稅,其實別人也會來抗議,零關稅事實上對於台灣的汽車產業是一個比較大的衝擊。」
高關稅產業汽車首先被點名,學者則建議先討論汽車零件貨物稅才是目前重點,但台灣是以出口為主要導向的國家,關稅議題牽扯產業大,各界高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