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會模仿人類說話的鸚鵡其實腦部運作的部位與模式跟人類非常相似,這個有趣的發現將有助於研究人員以鳥類為基礎,進一步為人類因為疾病導致語言障礙找出解方。
2隻虎皮鸚鵡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其中一隻藍色鸚鵡還會轉過頭去聽。鸚鵡模仿人類說話的能力超強而且語彙非常豐富,牠們是如何辦到的?
美國神經學家在實驗室記錄了虎皮鸚鵡的大腦活動發現,牠們說話時腦部運作區域和模式和人類大腦中負責言語的運動皮層極為相似。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教授邁克朗指出,「我們驚訝發現它的運作更像人類的語言控制區域,而不是我們在鳴禽大腦中發現的類似區域。」
科學家指出,虎皮鸚鵡前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聲音細胞,這些細胞就像鋼琴上的琴鍵一樣,不同的細胞負責代表不同的聲音元素。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教授邁克朗說道,「所以你可以想像,鸚鵡會發出很多母音和子音,牠們有母音細胞和子音細胞即使在母音中,它也會有高音和低音之別。」
研究團隊為了驗證這項發現的獨特性,也對不會模仿聲音的斑胸草雀進行了相同的實驗,結果顯示,斑胸草雀的大腦中並沒有出現這種有規律的聲音地圖。
這項發現令科學家十分振奮,他們希望以虎皮鸚鵡為基礎,為人類因疾病導致語言障礙找到治療方法。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教授邁克朗表示,「所以我認為我們想要做的是,找出鳥類大腦中的對應區域。研究如何將一個概念轉化為一種聲音,並了解這種機制喪失的過程,在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和中風時,都會出現這種障礙。但我們還沒有很好的動物模型,現在我想我們可能有了。」
除了理解語言障礙,研究團隊還希望未來能更進一步利用科技,聽懂可愛的虎皮鸚鵡,到底在「嘰咕」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