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七海計畫分析台灣空品 環境部:盼能精準改善空污

今(2024)年2、3月,美國太空總署NASA派出科研飛機來到中南部,這是NASA與台灣、東南亞國家一起合作推動的七海計畫。初步研究發現,3月13日當天,離地面2公里高的臭氧濃度非常高,這些高空的污染也會影響地面,研判貢獻當日污染量超過一半,學者強調,就算到了春天,境外污染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NASA派出2架科研飛機,今年2與3月來到台灣中南部執行了7架次的研究,搭配地面超級測站,此次任務有重大發現,3月13日當天,量測到離地面2公里的大氣中有濃度非常高的臭氧,至少是沒有空污時的3倍,這些空污會透過垂直對流影響地面,初步研判至少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污染量。

中央大學大氣系特聘教授林能暉指出,「像這樣對比的實驗,就可以看到很多以前我們所不知道的,也驗證了即使是在春天都還有境外的傳輸,而不是只有秋天跟冬天而已。」

環境部表示,過去只能從地面上監測到污染物濃度,此次對比大氣資料能更掌握現況,研究也顯示,中國的境外污染物不只是懸浮微粒,臭氧也會大量傳輸到台灣。

部長彭啓明也指出,研究數據也顯示,台灣的有害空氣污染物,像是PFAS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濃度並沒有比日韓高。

環境部長彭啓明回應,「台灣的空氣品質,不會輸給日本跟韓國這些先進的國家,目前來看的話,整個有害污染物的濃度都明顯地比他們低很多。」

部長彭啓明指出,此次研究也希望找出更多未列管的固定污染源,更精準深度來改善空污,另外也表示,環境部也在研議進行跨國合作,來發展空污衛星,有了空污衛星就能在區域與全球的空污治理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