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磁振造影供MRI即時影像 助醫生精準判斷腫瘤位置

台灣醫療技術又有重大突破。台大醫院2年前引進最新的「術中磁振造影系統」,能夠在手術中提供最新MRI即時影像,幫助醫師進行更精準導航,減少手術風險與併發症,提升病人安全,至今已成功完成113台腦瘤、脊椎腫瘤等手術。

40多歲的陳小姐,11年前因視力模糊就醫,被診斷為「腦下垂體腫瘤」,雖然當時開刀切除腫瘤,但2年前又復發,視力再度模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由於病灶部位棘手,醫師進行開顱手術切除腫瘤時,同步使用磁振造影MRI檢查,目前術後沒有併發症,也重新回到職場上班了。

腦下垂體腫瘤患者陳小姐表示,「醫師有說,有可能最壞會影響到右眼失明,那時候也其實蠻擔心。」

負責診治的台大醫療團隊表示,傳統開顱手術主要依賴術前影像資料,但手術中可能因腦脊髓液流失,產生腦部位移,手術過程若能有MRI及時提供高解析度影像,就能更精準判斷腫瘤位置,同時保護腦部正常功能區,降低術後併發症,大幅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術後肢體或語言功能受損的風險。

而這套MRI導航系統,還可應用在顱底腫瘤、癲癇、巴金森氏症、脊椎腫瘤等其他手術。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教授賴達明指出,「有很多地方是一傷害到,就傷害到了,所以我們有這個東西以後,可以增加病人的安全度,因為不需要在一開始就去冒險。」

台大醫院強調,這套「術中磁振造影系統」是2022年花費台幣3億元建置完成,也是全台首座外科整合系統,兩年來已成功完成113台手術,未來將加強跨科部合作,推動複合手術室運作,滿足更多複雜病例的手術需求,嘉惠更多病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