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2024)年2月發布校園安全檢查操作手冊,教育部學特司今(17)日在教育局長會議受訪指出,彙整現場反應,整理出23個問答,校園現場需要更多學期去熟悉與操作。
兼顧校安與學生隱私,教育部今年2月公布校安檢查操作手冊,例行抽查、緊急檢查的流程、特定學生的界定皆有明確規範,實施1學期下來情況如何?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認為,「就依照法令的規定來進行,這個必要的一些檢覈,也是防範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傷害別人的行為,另外來講保護其他一些善良的學生,大家都會非常支持。」
教育部指出,有學校認為流程可再簡化,也有學校反應過於嚴格,就比如校園安檢時真的不能用私人手機錄影嗎?
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教司長吳林輝說明,「我們考慮到的是資安的問題,因為你的手機,你不曉得你隨時會什麼時候做使用、會不會被別人駭之類的。」
避免資安遭竊或不慎外洩,還是應使用學校提供的公務用錄影器材。此外,若同學拒絕檢查或不配合實施安檢時,如何因應?也有學校感到困惑。
吳林輝表示,「先做溝通再溝通,如果溝通的結果那個孩子還是很堅持就是不願意你檢查,基本上我們也不贊成學校直接就動手檢查,下一步的動作應該就是聯絡家長。」
學校可先請家長、真不行就尋求轄區警方的支援,教育部說已彙整出23個問答提供給學校參考,也坦承校安檢查新制還需更多學期,讓學校去熟悉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