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逢甲商圈在4月份新設標線型人行道,雖然改善了行人安全,不過還是有不少違停占用的情況,警方也加強警力宣導和取締,4月底至今取締141件。但同樣有標線型人行道的中興街,當地民眾表示,每到晚間尤其周末違停嚴重,標線型人行道幾乎形同虛設。
台中逢甲商圈的道路邊出現整條綠色的標線,這是交通局規劃的標線型人行道,周邊還有機車停車格,但民眾對於這樣的人行道是否能確保安全,有不同看法。
民眾認為,「還是有點作用,白天人比較少,晚上人很多,車相對就會比較多併排。」「我覺得有點危險,因為走在前面,車從後面來,不知道它的狀況怎樣,違停也滿多的。」
台中市交通局在逢甲商圈的福星路規劃出縮減車道寬度,並採斜向機車停車格方式,增設1.5公尺的標線型人行道,今(2024)年4月底完工。警方表示已經加強宣導和取締,4月底至今取締141件,但實地到現場觀察,占用違停的狀況還是不少。
台中市警局交警大隊第六隊交通組巡官艾佳宜指出,「每日規劃4到6班次的巡邏班次,大約40人次,針對轄內共17處標線型人行道,加強取締違規占用的情事。」
而在台中市西區的中興街,同樣有這樣的標線規劃,但部分已經斑駁脫落。不少民眾表示,這裡鄰近鬧區,周邊又有不少店家,晚間違停依舊嚴重。
民眾:「(違停)汽車比較多,可能都是貨車在那下貨之類的。」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表示,「它就是只畫了綠色人行的部分,設計一開始就是要這樣畫兼顧行人和停車,只是後來,可能行人的聲音比較大聲,停車保護這件事情就被忘記了。」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表示,標線型人行道除了確保行人安全,也應該利用路側確實劃出停車空間,才能滿足行人和車輛的通行需求,也確保雙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