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管理人力需求大增 台灣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學程增

由於國際地緣政治及台灣新南向政策等因素,影響了東南亞的產業、經濟發展模式,也讓東南亞相關的人才需求大增。業界評估台灣的管理階層人力缺口至少2萬,而大專校院近年來開辦東南亞相關的學系和學程,學生人數也逐漸增加。

全球供應鏈移轉,帶動東南亞國家發展,加上台灣新南向政策也吸引許多產業進駐,以2012年來看,有7.1萬人前往東南亞工作,比2011年增加3萬多人。

這樣的趨勢讓新南向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帶動大專校院開辦相關系所、學程。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指出,「這幾年下來因為整個台商由西進轉成新南向,也因此就業機會變得非常多,他們特別需要一些中階幹部,是一定要懂當地的語言,了解當地的政經文化。」

目前全台有9所大專校院開辦東南亞相關學系或學程,暨南國際大學、文藻外語大學都設有東南亞學系;政大則是在今年8月會將學程提升為學系,其他大多是學位學程。

以學生人數來看,暨大有261人最多,其次是文藻和政大。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大四生顧皓宇表示,「其實我一開始交換到越南,我是聽不太懂他們在講什麼的,課堂上還好,因為畢竟課堂上的用詞就是這些,但是到了生活比較難應用,大概1個月,你的能力就突飛猛進了,很有這個心想要到越南去發展這樣。」

不只語言相關科系,也有台大的法律系學生,畢業後前往越南再攻讀碩士學位。

台大法律系學士暨河內法律大學碩士生蘇劉迪生說:「我在大學的時候,有跟我們台大的老師去學習越南文,再來河內精進我的語言能力。未來回台服完兵役之後再來越南,看有哪個產業比較適合發展,主要是以北越為主,如果一個台商在當地合作到了一個程度來說一定不是語言的問題,是那個思考模式需要調整。」

東南亞市場崛起,許多台灣企業,都需要懂得當地語言的台灣人才,但在語言能力之外,專業領域以及能否了解、融入當地文化,也都是未來的人才培育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