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目標2030新車零碳排 共享汽機車數量增

荷蘭訂下2030年所有新車全面零碳排的目標,除了共享汽車和機車,近幾年飛快成長,政府以及企業也加緊腳步,佈局電動車充電樁和加氫站。

看起來與一般加油站一樣的加氫站,以及隨處可見的電動車充電樁,就是荷蘭發展永續運輸的關鍵。

公視國際記者張語羚報導,「在這個忙碌的公車總站,每天行駛的公車有9成都是電動公車,不僅是為了達到荷蘭政府訂下的『2025年零碳排目標』,同時也可以避免運輸成本受到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

荷蘭政府強制要求特許公車業者全面電動化,私人運具也投入大量經費,補助不手軟。2020年起推出電動車補助,每台新車4000歐元、二手車2000歐元,大力推動電動車市場。

荷蘭企業署統計,截至去(2023)年9月,電動車及氫能汽車的新車銷售量已佔全體的近3成,成長速度飛快。

雖然荷蘭腳踏車是基本代步工具,但僅能滿足短程通勤距離,超過10公里的距離還是需要機車,而近年來,台灣民眾熟悉的共享汽、機車市場也在荷蘭飛速成長。

張語羚報導,「這一整排的共享機車,來自至少3個不同的供應商,與台灣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近幾年來根據統計,越來越多的年輕世代傾向於選擇共享機車多過於腳踏車。」

而在60公里以上的移動距離,汽車還是無可替代,因此荷蘭平均每2人還是擁有1台汽車,比台灣的每3人擁有1台汽車還要多。

Greenwheels B2C產品行銷經理Colin Bom指出,「我們去年完成的一項研究證明,1輛共享汽車可以取代14輛在路上行駛的汽車,這是非常多的,也於生產製造端節省空間,使用者只在需要的時候租借,這使得他們1年總行駛的數字大幅降低,不僅省下荷包,因為荷蘭人在意價錢,同時也意味著,來自私人運具的碳排放也降低了,這是非常好的。」

張語羚報導,「荷蘭永續運輸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民眾在選擇交通工具的時候,不再只是考量自身的需求以及價錢,而是會將環境永續納入,再加上政府及企業的大力支持,荷蘭永續運輸的未來後勢可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