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至22歲學子寒假首日收紅包 文化成年禮金如何領?

今(2024)年將首次常態化發給16至22歲青年的文化成年禮金,文化部選擇於寒假第1天開放領用。青年朋友可用在看國片、看表演、購書、逛博物館、買文創工藝品等。文化部更攜手全支付、全盈+PAY、icash Pay等3家電子支付,共同宣布文化幣APP升級,將可利用電子方式支付文化幣不足折抵金額。

去(2023)年文化幣首先針對18至21歲青年推出,半年期間創下高達8成的領用率,今年度首度常態化並擴大發給16至22歲青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讓臺灣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體驗臺灣文化,也推動藝文產業不斷提升;同時今年電子支付的加入,代表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文化部長史哲則表示,16歲青年一生可領7次,期盼讓所有的青年透過文化幣體驗臺灣文化的美好。

行政院長陳建仁、文化部長史哲與16至22歲的青年朋友一起響應文化幣,在藝文生活中度過最長的寒假。(圖/文化部)

《公視新聞網》也為讀者整理關於文化成年禮金的5大使用須知。

誰可以領1200點文化成年禮金?

出生日期在91年1月1日至97年12月31日的16至22歲青年,具中華民國國籍或符合資格的外國人士等。

文化成年禮金如何領取?

即日起手機下載文化幣APP完成註冊,再點選領取成年禮金,輸入個人資料通過驗證後,即可立刻領取。沒有手機的青年朋友,也可洽詢客服申請紙本QR-code。

哪裡可以消費文化成年禮金?

文化幣APP的「最HOT活動」將提供上映中的國片、獨立書店、表演節目(青年席位)及各項優惠資訊,並主動推播在地藝文活動。另外,「藝文消費點」為地圖搜尋引擎,可一鍵輕鬆探索週邊文化成年禮金消費地點。

如何使用電子支付進行付款?

文化幣首波與全支付、全盈+PAY、icash PAY合作,消費使用文化幣不足餘額,除了以現金方式支付外,可以直接在APP點選電子支付圖示,開啟電子支付進行付款。

其他注意事項?

成年禮金1人限領1次,且不可找零、轉售、兌換成等值現金,亦不可折抵藝文票券退換票衍生手續費,也不得用於餐飲消費,相關退換貨依照店家規定辦理,需在113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畢,逾期失效。

大安高工同學現場使用文化幣APP。(圖/文化部)

文化部表示,今年約有160萬名16至22歲青年具有領用資格,此外,去年18至21歲成年禮金也將可持續使用到6月30日。

另外,文化部同時宣布,消費滿200點再抽文化幣的放大點數優惠,將升級為30萬組;獨立書店消費2點送1點,購買表演藝術青年席位享折扣再送100點,結伴看國片加送100點,以及消費200點就抽文化幣等各式優惠都將繼續推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