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通報北市動保處,在信義區找到5具貓屍,初步調查可能遭虐待致死,受害貓隻都是認養的,有市議員認為,應提高動保法針對虐殺動物的刑責,並建立「動保前科犯檢索平台」,動保團體也贊成,並呼籲農業部公布虐待動物黑名單。
照片內打上馬賽克的貓屍體,是台北市動保處接獲通報找到的,動保處在信義區4處地點,找到5具貓屍體,貓都有明顯外傷,追查之下,嫌犯是1名男子,多次與不同女友認養貓再加以虐殺。
台北市動保處隊長林庭君指出,「模式是認養虐待、認養虐待。」
虐貓致死事件層出不窮,長年關注動保議題的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呼籲應該要提高刑責,更要建立「動保前科犯檢索平台」。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表示,「我們看到的刑責只有兩年,我認為說應該提高到5年,而且5年還要把這個人列為一個,所謂的輔導機制,去坐牢是一回事,但是他坐牢出來,會不會同樣又犯這樣的狀況,我覺得這個部分可能也要做一些心理輔導跟建設。」
動保團體呼應,認為虐殺貓不管一隻還是多隻,都應加重刑責,建議從現行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改為1年以上、3或5年以下,否則難達嚇阻效果。
台灣動物保護法律研究協會理事長顏紘頤認為,「大部分都是用拘役,就算是有期徒刑也很少超過6個月以上,除非是使用槍械或毒殺複數動物以上,才會超過6個月。」
農業部表示過去已經數次修法加重刑責,是否再加碼要看社會共識,而目前已經在進行相關資料庫建置。
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說明,「違反動物保護法或是家暴相關的個案的個資,我們現在都有做一個資料庫建立黑白灰的名單,黑名單或灰名單的部分,認領養都會去受到一些限制。」
動保團體呼籲農業部盡快公布,才能讓不管公立或是民間收容所,篩選認養人。
不過此次信義區五5貓疑似虐殺事件,嫌犯很可能是透過不同女友的名字來認養,會讓從黑名單篩選的困難度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