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興紡織將關後龍廠 逾500本國勞工面臨資遣

上市公司年興紡織宣布將關閉苗栗後龍廠,公司表示後龍廠今年已虧損2.2億元,因為招工困難,加上原料棉花漲價、通膨訂單萎縮,才決議關廠停損,超過500名本國籍勞工恐將被資遣。今(22)日下午苗栗縣府勞青處協同勞動部前往廠房了解,強調尚未收到大量解僱計畫書,已要求年興依《勞基法》妥善處理維護勞工權益。

各式各樣的物料擺放在廠房裡,員工仍跟往常一樣正常作業,這裡是上市公司年興紡織後龍廠,是全台灣最大的紡織工廠。

21日晚間年興召開重大訊息表示,受到牛仔布主要原料棉花價格波動劇烈,後龍廠缺工嚴重且招工不易,以及全球通膨壓抑消費市場需求,牛仔布訂單嚴重萎縮,公司董事會決議待現有訂單消化完畢後,即全面停工。

年興紡織副總周泰源表示,「1到10月稅前淨損約新台幣2.2億,年興公司預期藉由此次調整,可大幅降低營運虧損。」

年興1988年在後龍成立第一家紡織廠,是全球最大的一貫化生產牛仔紡織成衣公司。目前在後龍、越南、賴索托、墨西哥都有設廠,主要生產牛仔布和成衣代工。員工獲知消息後也感到不捨。

年興紡織員工說:「真的都做到虧錢,那是董事會的決定,我們也沒辦法。」

根據苗栗縣政府的了解,年興紡織後龍廠員工大概有700多人,其中本國勞工大約500多人,若依照《勞基法》的規定,裁員前60天要向縣府提出申請。

苗栗縣勞青處處長王浩中表示,「目前苗栗縣政府沒有收到年興紡織的解僱計畫書,會請年興紡織的部分,依照相關規定辦理。」

年興表示,後龍牛仔布廠平均每月產能為140萬碼的牛仔布料,今(2023)年前10個月每月平均產量為107萬碼,佔整體合併營收約18.8%,礙於險峻的經營環境,讓後龍廠產生嚴重虧損。

實際從經濟部統計也可看到,在紡織品貿易方面,今年1到8月台灣紡織品出口總值為44.23億美元,衰退30%。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分析師閔潔認為,「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這一種項目一定是會被先減少購買。」

分析師認為,面對通膨、缺工等問題,未來台灣紡織業,如何結合IT資訊技術來發展智慧製造和轉型,是接下來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