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1萬外人咧等待器官捐贈,受疫情影響捐器官的人也閣較少。器捐中心拍算欲閣開放「無血親關係的」捐贈,予朋友之間也會當捐器官,煞因為牽涉著修法,愛閣經過專家討論,醫學界也煩惱會出現器官買賣的問題。(本則新聞標題、導言皆為台語文)
雖然現今醫學發達,但有一些疾病還是得透過器官捐贈才得以延續,根據器捐中心的統計,國內目前有一萬多人等待器官捐贈,其中以腎臟8699人等待人數最多,再來是眼角膜有1268人,過去3年受到疫情影響,捐贈者只有兩三百人實際受贈比例非常低,現在器捐中心研擬擴大器官捐贈範圍,除了血親、配偶之外,再開放非血親捐贈,讓朋友之間也能捐器官。
萬芳醫院副院長 李明哲:「我們對於這樣的關係,我們在臨床實務上很難去界定,即便是透過了訪談,或是受過了精神評估心理的評估,你都沒有辦法去避免掉任何的對價關係」
擴大器官捐贈範圍的前提是,不傷害捐贈者,所以器捐中心在捐贈器官中將有所限制考慮開放腎臟、肝臟及肺臟等器官,其中又以腎臟可能性最高,只是先前開放配偶間捐贈器官就有人擔心假結婚、真買賣器官,因此嚴格規定必須結婚兩年以上,或生育一個孩子的伴侶,才能器官捐贈,現在一旦擴大器官捐贈範圍,有專家就憂心會衍生器官買賣問題,政府必須研擬出嚴格的配套措施。
北醫公衛學院教授 李伯璋:「需要這樣一個機會的時候,希望我這個朋友給我,可能在檯面下可能會有一些考量,假如真的掉入所謂的有買賣,我常常就講說有錢人的朋友會比較多一點,在各個醫院裡面的倫理委員會一定要妥善的把關」
衛福部長 薛瑞元:「當然要非常小心,非常謹慎去做評估,這個也需要透過修法」
究竟該要如何杜絕捐贈背後的利益交換,衛福部也將在最近召開專家會議,凝聚社會共識。